Sp. Pl. 2: 600. 1753.
多年生草本,具匍匐根状茎。茎通常簇生,斜升,高20-35cm,紫红色,与叶柄和叶片的两面均疏被多细胞的长柔毛或近无毛。叶柄长0.5-2.5cm,具狭翅;叶片卵状披针形、椭圆形或卵形,长1.5-6cm,宽0.6-2.5cm,基部圆形至阔楔形,常下延至叶柄,边缘具不明显的波状齿或近全缘,先端钝或急尖,具小短尖,侧脉每边3-4条。穗状花序顶生,长圆形,长2-4cm,由多数排列紧密的轮伞花序组成,花序基部有2枚与茎生叶相似的苞片,几无花序梗;每一轮伞花序基部均承以1枚苞片;苞片宿存,覆瓦状排列,扁圆形,长7-8mm,宽1-1.1cm,有9条纵脉,沿脉疏被多细胞的长柔毛,边缘有短纤毛,先端骤尖;花萼钟状,长8-9mm,萼筒长约4mm,外面疏被长柔毛,檐部二唇形,下唇具2裂片,裂片披针形,长约为下唇长度的1/2,先端具刺状短尖,上唇长圆形,先端具3枚短齿,其中中齿较宽,先端均具刺状短尖;花冠蓝紫色或白色,长1.1-1.3cm,外面无毛,花冠筒长6-7mm,基部直径约1.5mm,向上渐扩大,至喉部直径达4mm,里面中部偏下有一小鳞片组成的环,檐部二唇形,下唇具3裂片,其中中裂片最宽,扁圆形,边缘具流苏状的小裂片,侧裂卵形,长及中裂片的2/3,上唇倒卵状长圆形,先端微凹,长为下唇的2倍;雄蕊4,均伸出,前对较长;子房无毛,花柱伸出,先端2浅裂,裂片外弯并微内卷。小坚果长圆体形,长约2mm,具浅的沟纹。花期:4-7月。果期:6-10月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栽培。
分布:新疆、甘肃、陕西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云南、四川和西藏。朝鲜半岛、日本、俄罗斯、塔吉克斯坦、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乌兹别克斯坦、巴基斯坦、印度、尼泊尔、不丹、亚洲西南部、非洲和北美洲。
用途:果序入药,有清火解热之效。为常用中药,我国南北各地常见栽培。